0756-6887775
NEWS
网站建设、网站制作、网站设计等相关资讯

网站动效设计如何给用户带来更优的体验?

日期:2025-03-12 访问:91次 作者:admin

网站建设应用本质始终在围绕如何给用户带来更优的体验,用实践来检验学习成果,然后再不断进行优化:

1.动效的优势

动效设计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视觉修饰,也不是设计师炫技的手段,而是解决问题,提升体验的有效工具,其存在明确的目的性,同时,相比静态页面动效设计有一下几点明显的优势:

(1)阐述:更好的告知界面发生的变化

当界面中对象状态需要发生变化时,可以用动效展示变化的过程,让用户更清楚的感知,阐述层级关系和界面变化。

(2)吸引:更有效的吸引用户注意力,营造视觉焦点

所有设计师都应该懂的动效设计

当你想让用户关注某一个区域,或执行某一个操作时,可以通过动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,有效传达信息。

(3)及时反馈:让用户更有掌控感

所有设计师都应该懂的动效设计

当用户执行了某一操作后,动效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反馈机制。通过动效的适当运用,用户可以清晰感知到自己操作的反馈,让用户知道自己做了什么。但反馈动画不可滥用,会使用户界面变得凌乱。

 

(4)提升:趣味性的内容缓解用户焦虑,提升用户体验

所有设计师都应该懂的动效设计

例如加载动画,可以有效降低用户对时间的感知,对于用户,他们关注的是感受到的速度,而不是应用实际消耗的速度。

2.如何评价动效设计的好坏?

从感官体验上来讲动效设计非常活泼有趣,但其背后存在明确的原则,这些原则能够帮助设计师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估,然而动效原则众多且晦涩抽象,所以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设问句,需要大家反复思考权衡这3个问题:

(1)承载功能性了吗?

所有设计师都应该懂的动效设计

动效设计一定是某项功能的载体,任何动效都有其意义,它能够补充理解能力的差距。

思考自己动效的功能是什么?最终目标是什么?产品意图是什么?阐述层级关系?吸引用户注意力?对用户操作做出反馈?让页面变得更加美观?或者是在这些表现层面之后的其他意义?

这些内容往往是穿插在一起的,读者可从上文提到的阐述,吸引,反馈,提升四个方向入手。

 

(2)动效合理吗?

所有设计师都应该懂的动效设计

符合客观世界规律:元素运动的方式是否符合物理规则?元素的使用是否符合用户常识以及对产品的认知?

所有设计师都应该懂的动效设计

一致性:交互设计原则也存在于动效设计中,运动中元素的X(横向)Y(纵向)Z(垂直屏幕方向)轴方向应该存在规律,元素的运动应该是有序的。同时,动效的视觉语言(基本动画原则:动态曲线,动效风格等)也应该是一致的。

 

所有设计师都应该懂的动效设计

效率:元素是否简洁?是否存在夸张的动态效果?用户讨厌被无关的内容分散注意力

时长动效的时长是否合适?(在手机这样的移动端设备上,按照 Material Design 的建议,动效时长应该控制在200~300毫秒之间;在平板电脑上,这个时长应该延长大概30%,时长应该在400~450毫秒之间;在可穿戴设备的小屏幕上,这个时长应该缩短30%,在150~200毫秒之间。)

(3)动效生动吗?

在不降低用户执行任务效率的前提下,我们应该使动画更加生动,更具趣味性,表达情绪,避免枯燥。关于“生动”,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:

速度:线性的速度会使得物体的运动看起来机械呆板,调整运动曲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。

所有设计师都应该懂的动效设计

缓入(ease in):当物体以慢速开始并积累速度时,这一过程被称为缓入,使用的时机以目的为准侧进行判断,例如物体移出画面时,该元素重要性降低,所以可以让其进行加速运动。

所有设计师都应该懂的动效设计

缓出(ease out):与缓入恰恰相反,当物体快速开始运动并降低速度时,这一过程被称为缓出。例如物体移入画面时,该元素重要性较强,所以可以让其进行减速运动,同时可避免对于用户的惊吓

所有设计师都应该懂的动效设计

缓入缓出(ease in-out):适合用来表达元素形态状态的改变,加速时间要小于减速时间,动画能够引导用户更加关注元素的结束部分。从物理性角度讲,缓动动画遵循的是 惯性定律——物体运动不会突然停止和瞬间加速(都有加速和减速过程)。